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两年: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创新企业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创业板已累计受理首发企业1014家,新上市公司超过339家,募集资金超3100亿元。

创业板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度创新和高效的审核流程: 注册制改革简化了上市流程,平均审核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审核效率。
  2. 包容的企业类型: 创业板放宽了上市条件,吸引了更多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成长型创新企业上市。
  3. 信息披露为核心: 创业板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减少冗余信息,保障投资者权益。
  4. 严格的上市质量关: 深交所加强了对上市企业的审核,坚持质量优先,防止“带病闯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5. 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深交所积极与市场主体沟通,提供透明的审核服务,提高市场预期。

深交所通过“五个坚持”(坚持板块定位,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坚持把好上市入口质量关,坚持推进“开门办审核”,坚持巩固改革成果),有效提升市场包容性,持续提高审核质效,不断增强审核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未来,市场各方应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维护创业板注册制平稳运行,保荐机构需履行好“第一看门人”责任,发行人应树立质量优先理念,共同营造良性健康的市场生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