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疲软,新能源车“狂飙”,芯片业悬“达摩克利斯之剑”

港股疲软下的新能源车企“狂飙”与芯片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5年3月11日午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国企指数纷纷飘绿,科网巨头也难逃下跌厄运。京东、美团等明星企业跌幅超过3%,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等紧随其后。 唯有快手逆势上涨,颇有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市场情绪的低迷可见一斑。

新能源汽车:政策东风下的逆势上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板块却异军突起,部分车企股价大幅飙升,蔚来更是涨超8%。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3月展望报告,无疑给这股“暖流”增添了燃料。报告预测,3月内地乘用车市场销量将保持强劲增长,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值得玩味的是,报告中“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且出现超预期的多极化新现象,有利于持续稳定消费走势”的表述。 这句话看似云里雾里,实则暗示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反而可能刺激国内消费。 类似于“口红效应”,在经济下行时,人们会更倾向于购买相对廉价的消费品,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新能源汽车是否也具备了这样的“安慰剂”属性?

当然,政策扶持也是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补贴、牌照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层出不穷。 然而,这种“输血式”的扶持能否持续? 一旦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会面临“断崖式”下跌? 这依然是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已成定局。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围剿”,传统车企的转型迫在眉睫。 但转型并非易事,技术积累、产业链布局、品牌形象重塑等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时间。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时代的车轮碾压。

芯片:关税阴影下的国产突围

芯片板块的走势则更为复杂。 午盘前,芯片股一度整体转涨,芯智控股涨超3%。 这一方面可能源于对国产替代的预期,另一方面也与即将举行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听证会有关。

美国拟进一步提高中国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关税,无疑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洗衣机、电信设备等日常用品中,一旦关税提高,无疑会增加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他认为,中国在存储芯片方面的产能和技术都在显著提高,美国试图限制中国的出口和产能发展,但中国生产的高性能芯片在全球市场具有很大优势。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芯片产业在高端芯片领域依然面临“卡脖子”的困境。 尽管在存储芯片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 美国此举,无疑是想进一步扼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巩固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霸主地位。

此外,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也暴露出其自身面临的两难局面。 一方面,美国需要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其科技霸权; 另一方面,美国企业也离不开中国市场,高额的关税最终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这场博弈,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也考验着中国芯片产业的智慧和韧性。

参考资料:

  • “港股三大指数午盘集体下挫,新能源汽车板块逆势上扬” 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om.cn/
  • 《环球时报》相关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