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稍有回暖,以太坊和Solana这两个昔日的明星再次成为了焦点。然而,表面的繁荣下,隐藏的是一场关于Meme币的残酷博弈。以太坊凭借Pectra升级、ETF的持续买入以及Virtual的打新模式,似乎重新获得了资本的青睐,链上Meme币也随之蠢蠢欲动。但真的是浴火重生吗?我不禁要打个问号。过去被诟病无数的以太坊,仅仅靠着这些“利好”就能摆脱颓势?那些所谓的“技术升级”,真的能带来质的飞跃,还是只是换汤不换药的炒作?
再来看看Solana,老牌Meme币和AI概念代币普涨,似乎也预示着某种复苏。但深入观察,一级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快,缺乏新的叙事来支撑,同时面临FTX、Alameda等关联地址的持续抛压,下层市场则被PumpFun无情吸血。除了Bonk体系还能勉强输出一些“金狗”,整个生态似乎已经失去了活力,普通玩家越来越难以从中获利。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又能持续多久?
这两条链,一个试图重塑辉煌,一个挣扎求生,都将Meme币作为了重要的抓手。但Meme币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投资,还是击鼓传花?在这场游戏中,谁是赢家,谁又是注定被收割的韭菜?
以太坊的Meme币复苏,与其说是狂欢,不如说是对过去荣光的缅怀。在经历了漫长的沉寂后,Pepe的再度崛起无疑是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作为曾经的龙头,Pepe拥有强大的社区基础和影响力。但情怀能值多少钱?
Matt Furie概念的回归:情怀能值多少钱?
Matt Furie,这位创造了Pepe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与EVM系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无论是Andy还是Brett,都在以太坊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种对过往IP的依赖,是否也意味着以太坊在创新方面的乏力?当年的Pepe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情怀,更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社区共识。如今,简单地复制Matt Furie的概念,就能再次创造辉煌吗?
RATO:换汤不换药的老鼠版Pepe?
RATO,这个顶着老鼠鼻子和耳朵的灰色Pepe,几乎就是Pepe的翻版。虽然一度冲到了3600万美元的市值,但如今已经回落至1500万美元。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难道不是对市场智商的侮辱?
BERRY:女版Pepe的昙花一现?
BERRY,这个所谓的“女版Pepe”,据称是原Eth $mstr团队打造。虽然在KOL的推动下,曾经达到5500万美元的市值,但如今也已经回落至340万美元左右。这种依靠KOL拉盘的方式,真的能建立起强大的社区共识吗?恐怕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FROGGER:经典街机游戏的另类炒作?
FROGGER,这个1981年的经典街机游戏,也成为了Meme币炒作的对象。虽然在短短时间内暴涨了10倍,但这种毫无关联的炒作,又能持续多久?
以太坊Meme的未来:谁将成为下一个龙头?
PepeBoost认为,Matt Furie的系列角色统一画风,如果以太坊真的开启新一轮,必定会从中出一个龙头项目。但问题是,在Meme币层出不穷的今天,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收割的对象?以太坊Meme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Solana的Meme币市场,与其说是回光返照,不如说是困兽之斗。虽然链上活跃地址数飙升,交易量和流动性也远超以太坊,但这并不能掩盖其生态的颓势。在一级市场,PumpFun的吸血已经让Solana苦不堪言。即便Bonk系试图反攻,也难以改变整个生态缺乏创新和活力的局面。
BONK系的反攻:能否撼动PumpFun的统治?
BONKFUN作为Bonk系对抗PumpFun的排头兵,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得益于Bonk社区的深度扎根和大户的比例,BONKFUN时不时能爆出一些“金狗”。但这种依靠社区和资金推动的模式,真的能撼动PumpFun的统治地位吗?PumpFun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低门槛,而BONKFUN能否在用户体验上与之抗衡,仍然是个未知数。
USELESS:毫无价值的代币,一场彻头彻尾的炒作?
USELESS,这个名字就带着自嘲意味的代币,是欧美社区钟爱的“虚无情绪化”概念的代表。它的爆火,让人看到了HOUSECOIN的影子。但这种毫无价值的代币,除了炒作还能带来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空虚的精神需求?
HOSICO:网红猫能否成为Solana的下一个奇迹?
HOSICO,这只在BONKFUN上线初期就领先其他代币的网红猫,被社区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Bonk首个突破1亿市值的Meme币。但网红猫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当热度褪去,HOSICO又将何去何从?
IKUN:中文社区的狂欢,能否走向世界?
IKUN,这个与蔡徐坤粉丝相关的代币,在中文社区引发了狂欢。但这种地域性极强的Meme币,能否走向世界?文化差异和认知隔阂,是IKUN走向国际化的巨大阻碍。
时代的眼泪:老Meme币的集体爆发,是机遇还是陷阱?
MoonDeng和PNUT等老Meme币的集体爆发,让一些KOL看到了机会,认为它们很像早期的Pepe和Shib。但这种“复古”的投资逻辑,是否靠谱?老Meme币的爆发,或许只是庄家拉盘自救的手段,普通投资者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TITCOIN: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阴谋盘”?
TITCOIN,这个靠“擦边”维持流量的代币,从3月份到5月份积累了22000个持有者社区。但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阴谋盘”,随时可能面临监管风险。一旦风险爆发,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Solana二级市场的机会与风险:谁是下一个百倍币?
数据分析显示,近期流入量排名前列的代币大多是发射天数超过150天的老币。MEW、POPCAT、SLERF、WIF等老牌Meme币占据了大部分流入量,而AI概念代币也占据了一部分流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级市场遍地是黄金。在Meme币层出不穷的今天,找到下一个百倍币,无异于大海捞针。
加密扑克牌手Wesley认为,这一轮的链上繁荣并没有带来增量资金,而是庄家拉盘自救。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在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Meme币的上涨很可能只是资金在不同项目之间的转移,而非真正的新资金入场。换句话说,这场游戏并没有新的玩家加入,而是在存量资金中进行零和博弈。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Meme币的流水线化生产,出现像(shib、)pepe这样的超级Meme币的概率越来越低。Trump之后,市场似乎已经失去了创造奇迹的能力。能够赢的“钻石手”越来越少,反而是靠PVP的“纸手”收益率更高。这种现象表明,Meme币市场已经变得更加投机和短视。
Crypto Banter创始人@cryptomanran爆料称,特朗普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的Meme币将在72小时内上线。这个消息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牛熊转换越来越快的当下,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沃伦·巴菲特的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慌,别人恐慌我贪婪”,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但问题是,在Meme币市场,贪婪和恐慌的界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