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内容代币”闹剧:一场官方背书下的散户收割?
FOMO情绪下的“Base is for everyone”: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收割?
凌晨三点,当Base官方在Zora平台上轻轻抛出“Base is for everyone”这枚代币时,空气中弥漫的不是创新的气息,而是熟悉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味道。官方背书,加上Base协议负责人Jesse的推波助澜,这场看似无意的举动,迅速演变成一场“官方发币”的闹剧。我必须说,这种“无心插柳”式的营销,实在高明得令人不齿。
那些对“财富密码”高度敏感的P民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1700万美元的市值,看似一夜暴富的神话,实则是建立在无数散户的血泪之上。仅仅一个小时后,当早期的“狙击手”们开始收割利润,镰刀毫不留情地挥向那些还在做着发财梦的韭菜。短短五分钟,市值暴跌90%,这哪里是投资,简直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屠杀!
更令人玩味的是,在“Base is for everyone”崩盘之际,Base官方又推出了“Base @ FarCon 2025”代币,仿佛在说:“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快来我这里继续送钱!”这种行为,简直是火上浇油,加速了前一个代币的死亡。我不禁要问,Base官方是真的想推动“链上文化”,还是只想利用散户的贪婪,为自己和Zora引流?
这种“先诱惑,后抛弃”的戏码,在币圈屡见不鲜。但当官方也加入这场收割游戏,吃相之难看,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