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黎明前的曙光:設備行業景氣度觸底反彈?
在金融市場裡,沒有永遠的寒冬,也沒有永遠的酷暑。就像 比特幣 的價格起伏,或是 美股 市場的漲跌一樣,產業週期總是在波峰與波谷之間擺盪。光伏設備行業,經歷了近兩年的低迷後,是否也迎來了反彈的契機?
從內捲到復甦:光伏設備產業的轉型之路
回顧過去,光伏設備行業的「內捲」程度可謂慘烈。就像 plg 或是 nba mvp 的競爭一樣,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各家廠商無所不用其極。但惡性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不過,正所謂「否極泰來」,在經歷了市場的洗禮後,光伏設備行業似乎正在醞釀一場變革。
2024年的寒冬:供需失衡下的價格崩盤
2024年,對於光伏設備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寒冬。供需失衡導致產品價格一瀉千里,美債殖利率 飆升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根據硅業分會的數據顯示,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等主要產品的價格,較年初時的降幅分別高達41%、38%、20%、31%。
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跌,直接衝擊了光伏設備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原本在2023年還能實現營收增長的 國泰金 等企業,在2024年也紛紛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Wind數據顯示,在光伏設備行業的68家上市公司中,2024年僅有22家能夠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僅佔比32.35%;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更是只有14家,佔比20.59%。
2025年初春:政策助力與市場回暖的雙重奏
進入2025年,情況開始出現轉機。一方面,光伏產業自律行為的持續,以及企業將產能佈局從扎堆東南亞向全球更大範圍鋪開,有助於改善供需錯配的情況。另一方面,年初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和《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等政策,猶如一劑強心針,刺激了光伏市場的「搶裝潮」,也讓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上漲,進而帶動相關公司業績的修復。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的光伏設備公司提升至31家,佔比達45.6%;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提升至27家,佔比39.7%。這種回暖的跡象,無疑給了市場一絲希望。
數據背後的真相:營收、利潤與合同負債的微妙變化
相較於同比數據的改善,單季業績環比數據更為樂觀。在光伏設備行業的五大子行業中,硅片硅料行業的7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全部實現單季業績環比增長;光伏電池組件行業的22家公司有15家實現業績環比增長;光伏輔材行業的18家公司中有14家實現單季業績環比增長;逆變器行業的9家公司有5家實現單季業績環比增長;光伏加工設備行業的12家公司有10家實現單季業績環比增長。
這些數據都指向一個結論:光伏設備行業正在走出低谷。儘管整體供需平衡仍有待時日,但度過周期底部的預期正在增加,行業價格有望在2025年企穩。 就像 孫興慜 在 tottenham vs man utd 的比賽中力挽狂瀾,光伏設備行業也在努力掙脫困境,尋找新的增長點。
合同負債:預示行業風向的晴雨表
合同負債,這個看似冷冰冰的會計科目,實則是觀察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對於光伏設備行業來說,合同負債的變化,更像是指示風向的旗幟,預示著行業的興衰。
總體規模的復甦:一線曙光乍現
回顧2024年,光伏產品價格的「內捲」導致需求疲軟,整個光伏設備行業的合同負債規模大幅下降,從2023年的1107.26億元人民幣驟降至2024年的823.7億元人民幣,縮水了283.9億元人民幣,降幅高達25.64%。
然而,隨著2024年下半年以來多重利好因素的出現,2025年一季度,光伏設備行業的合同負債總體規模開始恢復增長,從2024年末的823.7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848.2億元人民幣。雖然增幅並不算大,但至少表明行業正在走出低谷。
子行業的冷暖:誰在逆勢而上,誰在苦苦掙扎?
儘管整體趨勢向好,但光伏設備行業內部的各個子行業,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就像 mlb 的各支球隊一樣,有的高歌猛進,有的卻在苦苦掙扎。
具體來看,逆變器行業表現搶眼,合同負債規模由2024年的110.34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125.91億元人民幣,是光伏設備五個子行業中唯一一個連續兩期財報合同負債上升的行業。硅料硅片、光伏電池組件、光伏輔材等行業的合同負債規模也均有所提升。
然而,光伏加工設備行業卻成為了拖後腿的那個。該行業在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的合同負債均出現下降,分別相比上一年減少了173.44億元人民幣和48.92億元人民幣。
奧特維的困境:訂單下滑與增長瓶頸
在合同負債下降的公司中,奧特維是個值得關注的案例。該公司的合同負債在2023年還有39.07億元人民幣,到了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分別降至26.35億元人民幣和25.77億元人民幣。
基本面方面,奧特維2024年的營收增速雖然在光伏設備行業的68家公司中名列前茅,但其業績增速卻僅有1.36%,遠不及2023年時的78.05%和76.1%。2025年一季度,奧特維的營收和業績表現再次下滑,分別同比負增長21.9%和57.56%。
奧特維在2024年年報中坦言,公司主要產品應用的光伏行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擴產速度放緩。2024年度,公司新簽銷售訂單101.49億元人民幣(含稅),比2023年度下降22.49%;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118.31億元人民幣(含稅),比2023年度下降10.40%。
奧特維的案例,或許也反映了光伏加工設備行業的整體困境。在行業轉型的過程中,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夠順利搭上順風車。
機構的視角:誰是下一個風口上的豬?
在資本市場裡,機構的動向往往被視為重要的風向標。就像 蔡依林 的演唱會門票一樣,受到追捧的標的,往往預示著未來的投資機會。那麼,在光伏設備行業回暖的背景下,哪些公司最受機構青睞?
調研熱情高漲:八成公司進入機構視野
今年一季度,機構對光伏設備公司的調研還相對冷淡,僅有19家公司受到關注。但隨著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財報的陸續披露,機構的調研力度明顯加大。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有55家光伏設備公司獲得機構調研,行業內標的公司佔比高達80.88%。
這種調研熱情的高漲,無疑反映了機構對光伏設備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就像 易烊千璽 的新電影上映一樣,受到關注的標的,往往具備較高的成長潛力。
天合光能:現金流充沛,佈局全球市場
在眾多被調研的公司中,天合光能無疑是焦點之一。該公司年內被機構調研次數高達6次,位居榜首。機構關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資本開支、新技術佈局、光伏全球市場需求、儲能、關稅影響等方面。
在資本支出方面,天合光能表示,公司訂單以現金流為本來應對行業壓力,2024年的經營性現金流80億元人民幣仍保持較好水平。2025年一季度現金流也同比有較大的改善。長期負債當前在有息負債占比處於較好的結構狀態,2025年也沒有規模性的資本開支計劃,會保持較好的現金流水平。
對於光伏全球市場需求問題,天合光能認為,2025年全球的市場需求預計還會保持一定的增幅,新興市場預計增速較快,中東非預計有30%以上的增速,亞太預計也有兩位數的增速,中國預計也有正的增速,美國主要受稅率影響,還有待觀望。
鈞達股份:海外市場高歌猛進,無懼關稅壁壘
另一家受到機構高度關注的公司是鈞達股份。該公司在上半年被調研次數為4次,位居第6位,但其在二季度被調研次數上,與天合光能、高測股份一樣多,均為3次。機構對鈞達股份的業績變動、港股項目進展、海外市場盈利情況、關稅政策影響等問題關注度很高。
在海外市場方面,鈞達股份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海外市場銷售占比從2024年23.85%大幅增長至58.00%。其中,印度、土耳其、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佔有率行業領先。未來隨著海外各區域市場逐步興起,公司將持續加強海外市場開拓力度,不斷滿足海外市場持續增長的光伏電池需求,持續提升公司海外銷售占比。
在關稅問題上,鈞達股份表示,美國對中國地區早有較高的關稅壁壘,公司過去及現在並無電池產品出口到美國,因此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當前業務並無影響。
就像 林志傑 在球場上的表現一樣,天合光能和鈞達股份都在各自的領域展現出了強勁的實力。它們是否能成為光伏設備行業下一個風口上的豬?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