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惊天预言:美国大选后,你的比特币是暴富还是归零?!😱

美国大选后的比特币:历史会重演吗?

突破前高:狂欢的起点,还是盛宴的尾声?

Zack Wainwright 这位 Fidelity 的分析师,在三月份就急吼吼地跳出来,拿着历史数据,试图预测美国大选后比特币的命运。他那篇文章,核心论点就是:历史会重演,比特币会在大选后再次暴涨。说实话,这种论调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每当币圈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有一堆人跳出来,拿着K线图和各种指标,告诉你“牛市来了”。

2024年11月,比特币突破了三月份的前高,这当然是好事。但因此就断定进入了“价格发现”阶段,并且要复制历史的辉煌,是不是有点过于乐观了?Wainwright 将这次突破,和2013年、2017年的情况相提并论,认为这是加速阶段的开始。问题是,时代变了!现在的比特币市场,和十年前能一样吗?机构入场、监管收紧、DeFi兴起……各种新因素层出不穷,你还抱着老黄历,是不是有点刻舟求剑了?

更何况,所谓“价格发现”阶段,听起来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价格暴涨暴跌。有多少人能在这种剧烈波动中全身而退?大部分韭菜,恐怕都是在高点被套牢,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变成空气。所以,对于Wainwright 这种“历史会重演”的论调,我只能呵呵一笑。

历史的幽灵:过往周期中的暴涨与横盘

2013与2017:似曾相识的剧本,这次会如何改写?

Wainwright 在文章中,反复强调 2013 年和 2017 年比特币突破前高后的走势,暗示这次也会复制同样的剧本:先暴涨,然后横盘,最后再次爆发。他举例说,2013 年比特币首次突破 30 美元,然后一路狂飙到 229 美元;2017 年突破 1100 美元后,又涨到了近 3000 美元。

这些历史数据,乍一看确实很有说服力。但仔细想想,这里面是不是存在幸存者偏差?我们只看到了成功案例,那些突破失败的例子呢?那些昙花一现的山寨币呢?都被选择性忽略了。

而且,即便历史真的会重演,也未必是完全一样的剧本。时代背景、市场情绪、技术发展……这些因素都在不断变化,最终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别被表象迷惑:历史数据真的是金科玉律吗?

更让人担忧的是,Wainwright 对历史数据的解读,似乎过于片面。他只关注了暴涨和横盘,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2013 年和 2017 年的暴涨,都伴随着剧烈的回调和崩盘。有多少人在暴涨中赚得盆满钵满,又有多少人在崩盘中血本无归?

20250402/F6RGPKGOgsIKpp7yBBWTeaTOfilc2aZrNDqPOn6o.png

他放的这张图,看似展示了比特币在美国大选后的上涨,但实际上掩盖了更大的风险。投资比特币,绝不能只看涨幅,更要关注潜在的亏损。那些鼓吹“历史会重演”的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他们只想让你买入,却不告诉你可能面临的风险。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耍流氓。

波动率:狂野的心跳,危险的信号?

实际波动率飙升:横盘结束的预兆,还是虚张声势?

Wainwright 强调,比特币的实际波动率正在迅速上升,这可能是横盘结束的信号。他引用数据说,从 2024 年 7 月 15 日加速阶段开始到 2025 年 3 月 6 日,一年的实际波动率从 45% 上升到 51%。

dOAFA2XsUA2TrigiwMn4qt297CgrCDvxv9neHgyZ.png

波动率上升,确实可能意味着市场即将发生变化。但问题是,变化的方向是什么?是暴涨,还是暴跌?Wainwright 似乎已经预设了答案,认为波动率上升必然导致暴涨。这种逻辑,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实际波动率的上升,更可能意味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各种消息、政策、事件,都可能对比特币的价格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乐观是非常危险的。

波动性偏向上行:糖衣炮弹,还是真实写照?

Wainwright 还提到,比特币的波动性历来倾向于上行,上涨的频率更高,幅度也更大。他用一张图表对比特币和标普 500 指数的月度回报,试图证明比特币的赚钱效应更强。

tCyX6L7gknA5VJV8sfdHY3hzzknmS0mwiFjwKBiA.png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诱惑力,但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我们只看到了比特币上涨的辉煌,却忽略了它暴跌的惨烈。有多少人在比特币暴涨中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在暴跌中倾家荡产?

波动性偏向上行,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和回报。如果你能承受巨大的风险,或许可以从中获利。但如果你是风险厌恶者,最好还是远离比特币。

回撤:市场洗牌的残酷游戏,这次谁会被淘汰?

Wainwright 承认,回撤是加速阶段的“必然”事件,但又轻描淡写地说,最近经历的回撤相对平均,这表明波动性可能会在两个方向上减弱。

BCECEL3oo1v8WSanIJYxwVhYVyl5JQI15k6IseYH.png

这种说法,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回撤是“必然”事件,意味着你随时可能面临亏损。而“相对平均”的回撤,也可能让你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回撤是市场洗牌的残酷游戏。每一次回撤,都会淘汰一批意志不坚定、资金不足的投资者。只有那些真正信仰比特币、并且有足够资金支撑的人,才能最终胜出。

所以,不要被 Wainwright 这种轻描淡写的说法所迷惑。回撤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在市场洗牌中生存下来。

加速阶段:冲顶倒计时,还是中场休息?

历史数据:加速阶段的时长魔咒,这次会应验吗?

Wainwright 煞有介事地分析了历史数据,指出比特币已经进入最新加速阶段的第 232 天,接近之前阶段达到顶峰并突然发生逆转的阶段。他列举了 2010-11 年、2013 年和 2017 年的加速阶段,分别在第 244 天、第 261 天和第 280 天达到顶峰,暗示这次也可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结束。

BNrPPBqtDX3cPLMP9a9JG2sfcmFdfdywnzWftkh8.png

这种分析,看似严谨,实则漏洞百出。首先,历史数据样本太少,只有区区三个案例,根本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其次,每个周期的市场环境都不一样,简单地套用历史数据,无异于刻舟求剑。

更重要的是,这种分析容易引发恐慌情绪。投资者看到“加速阶段即将结束”的字眼,可能会急于抛售,从而引发市场崩盘。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被 Wainwright 牵着鼻子走。

连续60天新高:11万美元的目标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Wainwright 提出了一个关键指标:比特币在连续 60 天的时间内达到历史新高的天数。他认为,在之前的加速阶段,比特币通常会经历两次大幅上涨,第一次是在大选之后。如果即将创下历史新高,那么其起始价格将接近 11 万美元。

ASHEZkR6Qt62L5VZxSu4EFiyDZ8T8ez4Tr0jyThR.png

11 万美元的目标价,听起来很诱人,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比特币未能达到这个目标,或者在达到目标后迅速下跌,那么投资者将面临巨大的亏损。

更重要的是,这种目标价容易引发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情绪。投资者看到“即将突破 11 万美元”的消息,可能会盲目追涨,从而在高位被套牢。

2021的例外:历史并非铁律,这次会重蹈覆辙吗?

Wainwright 也不得不承认,历史并非铁律。他指出,第二次反弹唯一一次未能实现是在 2021 年 11 月。他提醒投资者,要继续监测当前周期,观察比特币是否遵循其历史模式或开始出现分化的迹象。

这种说法,看似客观,实则是一种狡猾的策略。如果比特币真的遵循历史模式,那么 Wainwright 就可以说自己预测准确。如果比特币未能遵循历史模式,那么 Wainwright 也可以说自己早就提醒过风险。

无论结果如何,Wainwright 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种分析,毫无价值可言。

与其预测未来,不如认清现实

数据分析的局限性:别把历史当成水晶球

Zack Wainwright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核心论点就是“历史会重演”。他试图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比特币的未来走势。

在我看来,这种做法,纯粹是浪费时间。历史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市场是动态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简单地套用历史数据,只会让你陷入思维的陷阱。

更重要的是,数据分析本身就存在局限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都可能存在偏差。而且,数据只能反映过去,无法预测未来。

所以,别把历史当成水晶球。与其试图预测未来,不如认清现实,关注当下。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狂热的市场中保持清醒

比特币市场,充满了狂热和泡沫。各种消息、谣言、分析,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显得尤为重要。

不要盲目听信任何人的分析,包括 Wainwright 这种所谓的“专家”。要有自己的判断,独立思考。

更重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 FOMO 情绪所左右,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投资比特币,是一场风险极高的游戏。只有那些保持清醒头脑、独立思考的人,才能最终胜出。那些被狂热情绪所裹挟的人,最终只会成为市场的牺牲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