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高层震荡:上市未满一年,国产数据库龙头企业面临挑战

达梦数据高层震荡:上市未满一年,国产数据库龙头企业面临挑战

達夢數據高層震盪:上市未滿一年,總經理、副總經理雙雙被查!

突如其來的立案調查:一紙公告引發的猜疑

科創板才敲鐘沒多久,這達夢數據就開始鬧騰了,真是讓人捏把冷汗。經濟導報的石憲亮老兄估計也沒想到,去年六月才風風光光上市的「國產數據庫第一股」,今年八月就爆出這麼一檔子事。8月20號,一紙公告像顆震撼彈,炸得整個科技圈都議論紛紛: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皮宇,被湖北省應城市監察委員會給「請」去喝茶了,還是那種不能隨便回來的「留置」。

隔了兩天,8月22號,更勁爆的消息又來了!這次輪到公司董事兼高級副總經理陳文。同樣是應城市監察委員會出手,同樣是立案調查,只不過這次是「管護」,聽起來好像比「留置」稍微好一點?但不管怎樣,兩位公司高層接連出事,這達夢數據內部到底是颳了什麼風?

更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宣布皮宇被查的同一天,達夢數據還信誓旦旦地表示,除了皮宇之外,包括陳文在內的董監高人員都能正常履職。結果呢?啪啪打臉!這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簡直讓人懷疑達夢數據是不是在玩諜戰片。

面對如此突發的狀況,達夢數據的回應也顯得有點官方。一句「尚未知悉上述事項的進展及結論」,一句「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正常,各項業務穩步推進」,聽起來四平八穩,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少了什麼?少了真誠,少了對投資者應有的交代!畢竟,總經理和高級副總經理同時被查,這可不是小事一樁,一句「經營正常」就能敷衍過去嗎?股民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皮宇、陳文:從銷售幹將到身陷囹圄?

達夢數據的銷售基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仔細看看皮宇和陳文的履歷,這兩位可都是達夢數據的「老臣」了。皮宇從2010年就加入達夢,一路從銷售經理做到總經理,可謂是公司的「自己人」。陳文更是資深,2002年就加入了,同樣也是從銷售做起,最後坐上了高級副總經理的位置。兩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曾經是達夢數據銷售業務的頂樑柱。

這就很有意思了。一家數據庫公司,最重要的兩位高管都是銷售出身,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達夢數據非常重視市場拓展,重視銷售業績。在中國的軟件行業,特別是基礎軟件領域,產品再好,如果賣不出去,那也是白搭。達夢數據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銷售團隊的功勞不可磨滅。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過分強調銷售,會不會導致一些問題?比如說,為了追求業績,可能會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為了拿下大客戶,可能會犧牲公司的利益。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畢竟在監察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一切都還不能下定論。

但值得注意的是,達夢數據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均是中國建材集團控制的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貢獻了達夢數據多少營收?具體數字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客戶。那麼,皮宇和陳文的被查,會不會與這家大客戶有關呢?這就更加引人遐想了。

達夢數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強大的銷售團隊。但現在,這個曾經的優勢,會不會反過來成為公司的軟肋?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國產數據庫第一股」的光環與隱憂

馮裕才的達夢帝國:八旬老將,能否力挽狂瀾?

說到達夢數據,就不能不提它的創始人馮裕才。這位1944年出生的老先生,今年已經81歲高齡了。2000年,他創辦了達夢有限(也就是現在的達夢數據),並一直擔任董事長至今。可以說,達夢數據就是馮裕才的「孩子」,是他一手拉扯大的。

在中國的IT圈,馮裕才絕對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帶領達夢數據,在國外數據庫巨頭的夾縫中生存下來,並且逐漸發展壯大,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達夢數據能夠成功上市,馮裕才功不可沒。

但現在,達夢數據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總經理和高級副總經理雙雙被查,這對公司的聲譽和經營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也暴露了達夢數據在公司治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達夢數據不僅要關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更要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對管理層的監督。如果公司治理出現問題,即使技術再先進,市場前景再廣闊,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現在,壓力都落在了馮裕才的肩上。這位八旬老將,能否帶領達夢數據走出困境,重新贏得投資者的信任?這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建材集團的「神秘」訂單:高度依賴背後的風險

前面我們提到,2021年至2023年,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是達夢數據的第一大客戶。這家公司背靠中國建材集團,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達夢數據能夠獲得這麼一家大客戶的青睞,當然是好事。

但是,過度依賴單一大客戶,也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如果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突然減少訂單,或者停止合作,達夢數據的營收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種高度依賴關係,可能會讓達夢數據在與客戶的談判中處於劣勢地位,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利的條款。

此外,如果達夢數據與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之間存在不正當的利益輸送,那麼一旦被查出來,後果將不堪設想。皮宇和陳文的被查,會不會與這方面有關呢?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疑點。

總之,達夢數據與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關係,既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如何平衡這種關係,避免過度依賴,是達夢數據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科創板的反思:技術自主可控之外,更需健全的治理結構

達夢數據的事件,給科創板敲響了一記警鐘。我們一直在強調技術自主可控,希望中國能夠在核心技術領域擺脫對國外的依賴。科創板的設立,也是為了支持那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但是,技術自主可控並不是萬能的。如果一家企業的治理結構存在缺陷,即使擁有再先進的技術,也難以行穩致遠。達夢數據的例子告訴我們,除了技術之外,企業的內部控制、合規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同樣至關重要。

科創板應該更加嚴格地審核擬上市企業的資質,不僅要關注它們的技術實力,更要關注它們的公司治理水平。對於已經上市的企業,要加強監管,督促它們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此外,監管部門還應該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讓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的企業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才能真正支持科技創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