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突破10萬TPS?解讀Frankendancer與Alpenglow真相

Solana 10萬TPS?別急著歡呼,先搞懂背後的真相

理想實驗室數據?還是未來潛力?

這兩天,Solana 的 10 萬 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交易筆數) 數據又被拿出來炒作了。彷彿一夜之間,Solana 從區塊鏈世界的「慢郎中」變成了「閃電俠」。但等等,先別急著把手上的以太幣換成 SOL,數字會說話,但說話的方式很重要。這次 @cavemanloverboy 的實驗確實跑出了 10 萬 + TPS,但這個數字背後,藏著不少玄機,搞懂它,才能真正看清 Solana 的實力,以及它距離「區塊鏈高速公路」還有多遠。

想像一下,你參加了一場汽車性能測試。測試人員在一個空曠、無人的賽道上,把一輛跑車開到了極限速度。這個數據很漂亮,對吧?但如果告訴你,這輛跑車平時要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上行駛,而且還要載著乘客和貨物,你還會覺得這個極限速度有意義嗎?Solana 的 10 萬 TPS,就像這個極限速度,是在特定條件下跑出來的,它代表了 Solana 的潛力,但並不代表它的常態性能。

Cavemanloverboy 的「極限挑戰」:一場精心設計的性能秀

Noop 空操作:為了數據而數據?

這次 Cavemanloverboy 的實驗,嚴格來說,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極限挑戰」。他使用了一種名為 “noop” (no operation) 的空操作測試程序。顧名思義,這個程序就像一個「打卡機器人」,它只做最基礎的簽名驗證,然後就直接返回成功,不執行任何實際的計算,也不改變任何帳戶狀態,更不會去調用其他程序。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只負責蓋章的政府部門,效率當然高!

更誇張的是,每筆交易只有 200 字節,遠低於正常交易的 1kb+。這意味著,這次測試就像是用一輛超級輕量化的賽車,在一個完全沒有阻力的跑道上狂奔。數據當然漂亮,但脫離了實際應用場景,它的參考價值有多少呢?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表明 Solana 在理想狀態下,確實有能力達到很高的 TPS。

這不是常態!

所以,各位要記住,這次的 10 萬 TPS 並不是 Solana 主網的常態性能。它是在「理想條件」下的極限測試,和測試網環境下的實驗室數據有差異,但大差不差。這就好比你家的水管,理論上可以承受很高的水壓,但實際上,你不可能一直把水龍頭開到最大,否則水管早就爆裂了。Solana 的主網也是一樣,它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交易,而不是只有單純的「打卡」操作。因此,日常使用中的 TPS 自然會比這個極限值低很多。

Frankendancer:華爾街高頻交易技術的「混血結晶」

Jump Crypto 的秘密武器:性能提升的關鍵?

這次實驗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名為 Frankendancer 的驗證器客戶端。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怪異,對吧?Frankendancer 可以被理解為 Jump Crypto 正在開發的 Firedancer 驗證器的「混血測試版」。簡單來說,就是把 Firedancer 已經完成的高性能組件,嫁接到現有的 Solana 驗證器上。這就像是給一輛舊車換上了最新的引擎和變速箱,性能自然會有所提升。

更直白地說,Jump Crypto 其實是用華爾街那套高頻交易技術棧,重構了 Solana 的節點系統。他們通過精細的內存管理、自定義線程調度等底層優化,來實現性能的提升。這就好比是給電腦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優化,讓它跑得更快、更穩定。僅僅是部分組件的替換,就可以實現 3-5 倍的性能提升,這足以證明 Jump Crypto 在技術上的實力。

客戶端多樣性

Firedancer 的好處,除了性能優化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客戶端的多樣性。這就像是讓 Solana 擁有了多個「大腦」,而不是只有一個。想像一下,如果只有一個客戶端,一旦這個客戶端出現故障,整個網絡就會癱瘓。但如果有多個客戶端,即使其中一個出現問題,其他的客戶端仍然可以繼續工作,保證網絡的穩定性。這就像以太坊擁有多個客戶端(例如 Geth、Nethermind),在去中心化和單點節點故障方面都有直接的提升。客戶端的多樣性,是區塊鏈網絡健壯性的重要保障。

日常TPS為何上不去?三大因素拖後腿

POH 共識機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Solana 的 POH (Proof of History,歷史證明) 共識機制,是它實現高性能的關鍵。但諷刺的是,它同時也是拖累日常 TPS 的一個重要因素。POH 就像一個精密的時鐘,它能保證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都按照相同的時間順序來處理交易。但為了維持這個時鐘的正常運轉,驗證者 (Validators) 需要不斷地進行投票,而這些投票交易會佔據大量的區塊空間。

據統計,這些投票交易會佔據 70% 以上的區塊空間,這就給正常交易留下的性能通道就收窄了。你可以把區塊空間想像成一條高速公路,投票交易就像是佔用車道的大卡車,它們雖然是必要的,但也會影響其他車輛的通行效率。所以,儘管 POH 讓 Solana 在理論上可以達到很高的 TPS,但在實際應用中,大量的投票交易限制了它的性能發揮。

生態的「狀態競爭」:僧多粥少的困境?

Solana 的生態活動非常活躍,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大量的狀態競爭。想像一下,當一個新的 NFT 或 MEME 發布時,成千上萬的交易會同時湧入,試圖搶佔同一個帳戶的寫入權限。這就像是在一個擁擠的餐廳裡,大家都想搶著點同一道菜,結果導致很多人都點不到。

這種狀態競爭會導致大量的失敗交易,因為只有第一個成功搶佔到寫入權限的交易才能被執行,其他的交易都會被拒絕。這不僅浪費了資源,也降低了 TPS。尤其是在一些熱門項目發布時,這種狀態競爭會更加激烈,導致 Solana 的網絡擁堵不堪,用戶體驗大打折扣。

套利機器人:無效交易的「資源黑洞」?

Solana 生態中存在著大量的套利機器人 (Arbitrage Bots)。這些機器人為了搶奪 MEV (Miner Extractable Value,礦工可提取價值) 利益,會發送大量的無效交易。MEV 就像是區塊鏈世界裡的「內幕消息」,誰能提前知道,誰就能獲利。套利機器人就像是那些想提前知道內幕消息的人,他們不斷地發送試探性的交易,試圖找到最佳的套利機會。

但這些試探性的交易往往是無效的,因為市場變化很快,套利機會稍縱即逝。這些無效交易會佔用大量的網絡資源,導致真正的交易無法被及時處理。你可以把這些套利機器人想像成一群在高速公路上亂竄的摩托車,它們不僅自己沒有效率,還會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這些套利機器人就像是一個「資源黑洞」,它們消耗了大量的網絡資源,卻沒有產生任何實際的價值。

Firedancer + Alpenglow:Solana 的「完全體」進化?

Alpenglow 共識升級:DEX體驗直逼CEX?

Solana 想要真正釋放其潛力,就必須解決上述的三大問題。而即將到來的 Firedancer 的全面部署和 Alpenglow 的共識升級,正是 Solana 邁向「完全體」進化的關鍵一步。Alpenglow 共識升級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把投票交易轉移到鏈下。這就像是把那些佔用高速公路的大卡車,趕到了旁邊的小路上,為正常交易釋放了 70% 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Alpenglow 可以將確認時間降低到 150 毫秒。這意味著,Solana 的 DEX (Decentralized Exchange,去中心化交易所) 體驗將會無限接近 CEX (Centralized Exchange,中心化交易所)。想像一下,你在 DEX 上交易,幾乎可以像在幣安或 Coinbase 上一樣快速、流暢,這將會極大地提升用戶體驗,吸引更多的用戶來到 Solana 生態。

本地費用市場:告別全網擁堵?

Alpenglow 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本地費用市場 (Local Fee Market) 的啟用。本地費用市場就像是一個「交通信號燈」,它可以根據網絡的擁堵程度,動態地調整交易費用。當某個程序的交易量突然暴增時(例如,一個新的 MEME 幣突然爆紅),本地費用市場會自動提高該程序的交易費用,從而抑制過度的交易需求,避免全網擁堵的尷尬現狀。

這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設置了可變的收費站,當某個路段特別擁堵時,收費站會提高收費,從而引導車輛選擇其他的路線。本地費用市場可以有效地防止單個程序的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 火爆,造成整個 Solana 網絡的癱瘓,保證了網絡的穩定性和可用性。

懂行的人在看門道,不懂的人只看熱鬧

TPS軍備賽:過時的指標?

在區塊鏈世界裡,曾經有一段時間,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交易筆數) 就像是軍備競賽一樣,各個公鏈都在拼命地提高自己的 TPS,彷彿誰的 TPS 高,誰就能贏得未來的勝利。但事實證明,單純地追求高 TPS 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 TPS 只是一個指標,它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區塊鏈網絡的性能和可用性。就像一個人的身高,雖然高個子在籃球場上更有優勢,但決定勝負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技術、戰術和團隊合作等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TPS 並不是唯一的標準。一個好的區塊鏈網絡,不僅要有高性能,還要具備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等等。所以,那些試圖靠 TPS 軍備賽給 Solana 拉存在感的人,其實已經 Out 了。他們就像是還在用身高來衡量一個籃球運動員的價值,完全沒有看到籃球運動已經發展到了更高的層次。

信心與期待:Solana 的未來佈局

所以,當你看到 Solana 10 萬 TPS 的新聞時,不要只是停留在數字的表面。懂行的人看到的是 Firedancer 和 Alpenglow 的潛力,以及 Solana 在解決自身問題上的決心和努力。他們看到的是 Solana 正在為實現一個更快速、更穩定、更高效的區塊鏈網絡而努力。

這次實驗背後的意義,是 Solana 對於未來升級的客戶端和共識協議的信心。儘管 Solana 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戰,但它一直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我相信,隨著 Firedancer 和 Alpenglow 的全面部署,Solana 將會迎來一個新的時代,成為區塊鏈世界裡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讓我們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