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板塊:狂潮下的風險與機遇,明星項目追蹤與潛力解析

AI Agent板塊:狂潮下的風險與機遇,明星項目追蹤與潛力解析

AI Agent 板塊:狂潮下的暗湧與泡沫?

這年頭,但凡跟「AI」沾邊的東西,就像被施了魔法,雞犬升天。AI Agent 板塊更是如此,一邊是鋪天蓋地的宣傳,一邊是讓人眼花撩亂的新項目。但各位看官,咱可得擦亮眼睛,別被這股熱潮沖昏了頭。究竟是技術革命的前哨,還是資本炒作的遊戲?

二級市場的冰與火之歌:數據背後的真相

先看數據,Coingecko 上顯示 AI Agent 板塊過去一周跌幅 2.8%,看似微不足道,但總市值板塊排名卻下滑了 2 名。這說明什麼?說明資金正在撤離!別跟我說這是正常的市場波動,幣圈哪有什麼正常?再看代幣數量,一周內從 484 漲到 492,增加了 8 個項目。這不是好事,是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只會讓本就脆弱的市場更加擁擠。

當然,也不是沒有亮點。DEGENAI 突破 0.01 美元,過去 7 天漲幅高達 472.0%。BILLY 和 swarms 也分別有 72.4% 和 33.3% 的漲幅。但這些真的代表了項目的價值嗎?還是只是一時的炒作?背後有沒有莊家在拉盤?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暴漲往往伴隨著暴跌,各位小心駛得萬年船。

再看看跌幅榜,DKING 跌幅為 33.3%,AXR 跌幅為 29.9%,AION 跌幅為 22.1%。這些項目曾經也是市場的寵兒,如今卻被打回原形。這說明什麼?說明 AI Agent 板塊的項目風險極高,今天你還是幣圈新貴,明天可能就一文不值。

最後,我們來看看 X 平台(以前的 Twitter)上的討論熱度。VIRTUAL 排名第一,COOKIE 排名第二,FARTCOIN 排名第三。我看到 FARTCOIN 這個名字都笑了,這種垃圾項目也能排到第三?可見現在的幣圈有多麼浮躁,大家都在追逐熱點,根本沒有人關心項目的實際價值。這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看誰最後接盤。

總而言之,AI Agent 板塊的二級市場表現,就像一場冰與火之歌。既有暴漲的誘惑,也有暴跌的風險。數據背後隱藏著太多的真相,需要我們仔細甄別。別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小心駛得萬年船。

明星項目追蹤:誰是真材實料,誰在吹牛皮?

AI Agent 板塊裡,項目多如牛毛,但真正能拿出手的,恐怕掰著手指頭就能數完。接下來,我們就來扒一扒幾個熱門項目,看看它們究竟是明日之星,還是曇花一現。

Cookie DAO:數據煉金術,還是鏡花水月?

Cookie.fun 號稱是由 AI 驅動的模塊化數據層,目標是追蹤 AI Agent 相關的代幣資訊、市場情緒和社交推文。聽起來很高大上,但說白了,就是一個數據面板。現在還搞起了 InfoFi,聲稱要分析加密領域的項目和 KOL,獎勵優質 CT 內容。我只想問一句:真的有人會為了那點獎勵,認真分析這些垃圾項目嗎?

Cookie DAO 的模式,本質上就是用代幣激勵用戶生產內容。但這種模式的問題是,很容易吸引到一堆垃圾內容生產者,反而讓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被淹沒。而且,數據的質量也很難保證,畢竟 AI 又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根據現有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果數據本身就是錯的,那分析結果也一定是錯的。說白了,Cookie DAO 就是一個數據版的「內容農場」,能不能成功,我持懷疑態度。

DegenAI:AI 炒幣?韭菜收割機?

DegenAI 號稱是 ai16z 團隊開發的首個 AI Agent,最初的設定是讓基金持有者通過與 AI 對話,影響 ai16z 的決策,並且將利潤的 8% 用於回購代幣。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但仔細想想,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難道 ai16z 的決策,會被一個 AI 左右?這不是在侮辱 ai16z 的智商嗎?

現在 DegenAI 搞起了基於 ElizaOS 框架的 Spartan 交易代理,嘗試通過 LLM 交易策略買賣代幣來獲利。這就更離譜了!讓 AI 炒幣?先不說 AI 的交易策略是否靠譜,就算 AI 真的能賺錢,憑什麼把利潤分給代幣持有者?這根本就是一個龐氏騙局,用新錢補舊賬,最後的接盤俠一定是那些相信 AI 炒幣神話的韭菜。

Swarms:天才少年的野心,企業級應用的夢想?

Swarms 是一個多智能體 AI 框架,旨在集成和管理多個 AI 代理以用於企業級應用。背後的核心創始人 Kye Gomez,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天才少年”。高中輟學,三年時間開發出多代理協調框架 swarms,並且成功運行了 4500 萬個 AI 代理。聽起來很厲害,但企業級應用真的需要這麼複雜的 AI 框架嗎?

Swarms 的問題在於,它太過於複雜了。企業級應用需要的是簡單、穩定、可靠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 AI 框架。而且,多智能體 AI 框架的應用場景還很有限,很難找到真正的商業價值。Kye Gomez 很有才華,但他的野心可能太大了,Swarms 未來能否成功,還有待觀察。

Virtuals:AI 代理工廠,下一個 Pump.fun?

Virtuals 是一個 AI 代理創建平台,類似於 pump.fun。目標遠不止是一個 AI Agent 的發行平台,更是一個培育專注於個性化和實用性代理的生態系統,讓代理之間可以自主互動。 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割韭菜的工具。

Virtuals 的模式,就是讓用戶自己創建 AI 代理,然後在平台上進行交易。但這種模式的問題是,很難保證 AI 代理的質量。畢竟,大部分用戶都不懂 AI,他們創建的 AI 代理,很可能只是垃圾。而且,AI 代理的交易也存在很大的風險,很容易被莊家操縱。Virtuals 就是一個 AI 版的 pump.fun,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大部分用戶被割韭菜。

其他項目動態:暗流湧動,誰能抓住機會?

除了上面提到的明星項目,AI Agent 板塊還有很多其他的項目在默默耕耘。這些項目或許沒有那麼耀眼的光環,但它們的動態也值得我們關注,說不定其中就隱藏著未來的獨角獸。

Alchemist AI:無代碼 AI,是福音還是陷阱?

Alchemist AI 號稱是一個無需編碼、適合“小白”使用的 AI Agent Launchpad 平台。用戶只需提供簡單的描述就能創建軟件應用,且平台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拖放操作來創建複雜的應用,包括遊戲、社交平台等。這聽起來很美好,讓我想起了那句老話:「如果事情好得不像真的,那它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無代碼平台的最大問題,就是它的局限性。雖然它降低了開發的門檻,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 AI Agent 的創建中來。但它也限制了開發者的自由度,很難創建出真正有創新性的應用。而且,無代碼平台往往功能有限,很難滿足複雜應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這種平台很容易被濫用,產生大量的垃圾應用。Alchemist AI 在 Google Play 上處於離線狀態,iOS 系統的審核也遲遲無法通過,這或許就說明了它的問題。

Gigabrain:AI 市場情報,真能預測未來?

Gigabrain 是一個跨多個數據源運作的人工智能驅動平台,旨在為終端用戶提供機構級的市場信號、實時情報與前瞻性分析。通過整合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Gigabrain 能夠自動提取關鍵信息、識別潛在趨勢,並生成高度濃縮且具可操作性的操作建議,幫助用戶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做出更快、更明智的決策。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簡直就像是幣圈的「諸葛亮」。

但問題是,市場是瞬息萬變的,AI 真的能預測未來嗎?歷史已經證明,任何預測市場的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Gigabrain 的本質,就是一個數據分析工具。它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市場,但它不能代替用戶做出決策。更重要的是,Gigabrain 的數據來源是否可靠?它的算法是否公正?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你把 Gigabrain 當成是投資的聖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Neurobro:AI 加密分析,靠譜嗎?

Neurobro 是一個致力於讓高質量加密行業分析普及化的 AI 代理。現在可以精準地分析 X 平台上與熱門代幣、敘事變化以及早期市場反應相關的活動,新的情緒引擎不僅能提供更豐富的響應、更加清晰的市場情緒背景,還能實時獲取來自 X 的帖子,以更貼近市場脈動。聽起來,它能幫你抓住每一個投資機會。

但實際上,Neurobro 只是另一個數據分析工具。它能分析 X 平台上的信息,但它不能告訴你哪些信息是真實的,哪些信息是虛假的。幣圈充斥著各種謠言和炒作,如果你完全依賴 Neurobro 的分析,那你很可能會被騙。而且,Neurobro 的情緒引擎也存在很大的偏差,畢竟 AI 無法真正理解人類的情感。Neurobro 可以作為一個輔助工具,但絕對不能成為你投資的唯一依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