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全球投資者大會:貿易戰幽靈下的投資戰略與未來,對話蔡力行、主權基金。

深交所全球投資者大會:貿易戰幽靈下的投資戰略與未來,對話蔡力行、主權基金。

深交所全球投資者大會:一場關於未來與競爭的思辨

貿易戰的幽靈:薩克斯教授的警示

深交所選在520這個微妙的時間點舉辦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頗有深意。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里·薩克斯在會上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並非真正的結束,而只是一種「暫停」。這種暫停背後,隱藏著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圖。薩克斯教授的觀點可謂一針見血,直接點出了中美關係中潛藏的危機。

貿易戰這個詞,總讓人聯想到川普時代的劍拔弩張。但實際上,即使是現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也並未停止。就像蘇花公路的落石,看似平靜,實則暗藏風險。而這種風險,不僅僅影響著中美兩國,更牽動著全球經濟的脈搏。

美國的焦慮:競爭力與產能的博弈

薩克斯教授認爲,美國對中國的恐懼,源於中國強大的競爭力。並非中國做錯了什麼,而是中國做得太好,建立了龐大的生產能力。反觀美國,卻在這些關鍵領域缺乏佈局。這種論斷,直接揭示了美國焦慮的根源。

我個人認爲,這種焦慮並非毫無道理。看看現在的仁寶股價,再看看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就能明白「產能」二字背後的力量。當然,美國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在晶片設計領域,蔡力行領軍的聯發科就面臨著高通等美國企業的強大競爭。但整體而言,在製造業領域,美國的確面臨著空心化的挑戰。

投資中國:不只是口號,更是戰略選擇

深交所舉辦全球投資者大會,無疑是向世界宣告: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但在我看來,這句話並非簡單的口號,而是一種戰略選擇。在全球經濟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的潛力不容忽視。當然,投資也伴隨著風險,例如房地產市場的波動,以及地方主權基金的運作等等。但整體而言,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政府對於科技創新的支持,都爲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當然,投資者也需要擦亮眼睛。就像王文洋包養事件一樣,商場如戰場,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無歸。徐培菁的案例也告訴我們,風險無處不在。因此,在投資中國的同時,更需要深入了解市場,做好風險評估。

青鳥行動在台灣如火如荼地展開,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在不斷前進。兩岸關係複雜多變,但經濟合作仍然是維繫關係的重要紐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只有開放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