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3400点失败?股市震荡,掘金“慢牛”股正当时!

股市迷局:突破在即为何又回调?

眼看着沪指就要冲破重重阻力,一举拿下3400点,却又突然掉头向下,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恐怕让不少股民朋友们感到困惑和焦虑。股市这玩意儿,真是“反人性”到了极致。当你悲观的时候,它似乎总能找到更糟糕的风险点;而当你满怀希望,憧憬着美好“钱景”的时候,各种压力又会接踵而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最近的市场,简直就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所以,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聊聊与市场息息相关的几个核心问题。

市场脉搏:悲观时看风险,乐观时寻压力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投资智慧。它提醒我们,在股市中,情绪往往是靠不住的。当市场一片哀嚎,人人自危的时候,或许正是风险释放,价值凸显的时候。反之,当市场情绪高涨,一片乐观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警惕,仔细审视潜在的风险和压力。毕竟,股市里没有永远的上涨,也没有永远的下跌,只有不断的变化和博弈。

本轮行情的两大核心议题

当前的市场,有两个问题尤为关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市场的转折点应该如何把握?要知道,抄底逃顶是每个股民的梦想,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凤毛麟角。那么,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合理的逻辑和策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抓住难得的投资机会呢?

  2. 在震荡市中,哪类标的的“赚钱效应”更优?毫无疑问,选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在市场震荡不定,热点快速切换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具备持续增长潜力,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优质标的,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呢?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两个核心议题,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和专家观点,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3400点的攻防战:多空博弈的关键节点

市场永远是“反人性”的,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对股市运行规律的深刻总结。它主要体现在投资者心理预期、常规思维、本能反应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与市场的实际走势背道而驰,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尤其是在市场的关键节点,这种“反人性”、相悖而行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市场“反人性”:投资者心理预期的错位

所谓的“反人性”,并非指市场故意与投资者作对,而是指市场运行的逻辑往往超出人们的常识和经验。例如,当大家都认为某个股票会上涨时,往往会提前买入,导致股价提前透支上涨空间;而当大家都认为某个股票会下跌时,又会争相抛售,导致股价加速下跌。这种集体行为的非理性,最终会使得市场走势偏离人们的预期。

技术分析:突破尝试与回调压力

回顾近期行情,上证指数在回补4月8日的缺口之后,曾一度向上突破,并在5月14日冲破了大家翘首以盼的3400点整数大关。突破3400点之后,下一个锚定点位应该是3月中旬的3440点附近高点。但这次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出现了短暂的回调,5月15日、16日都是盘整行情。与此同时,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均在60天线附近承压回调。可以说,经过一轮强势修复之后,市场又到了关键节点。

板块轮动:新旧交替中的机遇与挑战

在关键节点下,板块的表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在部分热门的科技细分板块继续表现的同时,一些被忽视的细分方向也开始发力。整体表现出“新旧交替、新旧叠加”的特征。笔者汇总了一些可能被一些人忽略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

被忽视的方向:慢牛、ST、周期化工与新消费

  1. 以多行业、众多细分龙头形成的长线“慢牛”风格,很多标的都走出了稳定的幸福; 这种类型的股票,通常具有业绩稳定、估值合理、分红慷慨等特点,适合长期持有,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然而,由于其爆发力不强,弹性较小,往往被短线投资者所忽视。

  2. 扎堆“3cm涨停”的ST股,这个方向的逻辑在于重组预期、业绩空窗期资金切换加码等因素催化; ST股风险较高,但如果能够成功重组,业绩大幅改善,股价也可能迎来爆发式上涨。因此,ST股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对重组预期的把握和风险的控制。

  3. 周期化工材料,表面看是偏传统、周期逻辑,但实则也有热门题材、成长的逻辑加持。 比如近期某化工股因发布涨价公告致股价收获多个涨停;再如化工材料(包括近期很热的PEEK)同时也叠加了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军工等主流赛道产业链概念;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对行业景气周期的判断和把握,以及对具有成长潜力的细分龙头的挖掘。

  4. 有新驱动逻辑的大消费赛道,如宠物经济、最近几天比较热的麦角硫因胶囊等。 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在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的驱动下,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投资者需要关注消费领域的创新和变革,挖掘具有成长潜力的细分龙头。

专家观点:前瞻性预判与市场验证

对于市场的分化调整,边惠宗(本栏目特邀嘉宾)其实已经前瞻性地进行了多次分析提示。比如其在4月22日表示,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次日大概率高开,但经过阶段性修复后,预期兑现,高开震荡或回落的可能性更大。其5月14日进一步表示,情绪和大盘背离严重,上证指数仍处于空头量能结构中,和情绪背离严重,短期要回撤以修复这些背离。

边惠宗的分析:情绪背离与修复需求

边惠宗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市场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的理性判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情绪与实际走势之间的背离现象,并预判了市场可能出现的回调风险。这种前瞻性的分析能力,源于他对市场逻辑的深刻理解和对投资者心理的精准把握。

向上拐点:无需过度恐慌,耐心等待

从后续的市场演绎来看,也均印证了边惠宗的上述逻辑分析。边惠宗长期深入跟踪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主线与机会,对于市场压力与拐点有独到且精准的分析。对于向上拐点,如其在5月9日市场断崖式调整当天即有观点明确表示,已经不需要再过度恐慌,这次更多是筹码出清的过程,可以耐心等待情绪底的到来以及后续修复;5月10日称,短线情绪将逐渐回暖……后面市场的反转走势也正是对其观点的有效印证。

边惠宗的观点并非一味地唱多或唱空,而是基于对市场基本面的深入分析和对技术走势的综合判断。他既能看到市场的风险,也能捕捉市场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了 valuable 的参考依据。

震荡市的掘金策略:慢牛股的投资逻辑

既然市场震荡难免,那么,如何在震荡市中寻找到能够穿越周期,稳健增长的投资标的呢?答案或许就在那些被市场忽视的“慢牛股”身上。

慢牛股:被低估的长期价值

“慢牛”股,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股价走势稳健,长期呈现上涨趋势的股票。它们不像“妖股”那样动辄暴涨暴跌,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地积累涨幅,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回报。在快节奏的市场中,慢牛股往往容易被追逐短期利益的投资者所忽视。然而,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慢牛股却具有独特的价值。

上文中也提到了,“慢牛”股可能是常常被一些投资者忽略的主线,因为短期爆发力弱、弹性小,难以产生超额收益。但事实证明,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慢牛”风格的战绩可圈可点,甚至超过短期单纯资金推动的机会,因为它主打高胜率。

案例分析:若羽臣与中宠股份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慢牛股的投资逻辑,我们不妨来看两个具体的案例:若羽臣和中宠股份。

若羽臣主营业务为线上代运营、渠道分销,公司股价自去年“4.24”以来即持续开启了稳步上行行情,至今已累计上涨高达4倍(见图1)。近日,因麦角硫因概念升温带动公司股价出现了加速上涨并继续创出新高;中宠股份是这轮宠物经济行情的内核龙头之一,去年“4.24”以来上涨了超过2倍(见图2)。

突围3400点失败?股市震荡,掘金“慢牛”股正当时!

突围3400点失败?股市震荡,掘金“慢牛”股正当时!

这两家公司都属于大消费范畴且均具有宠物经济概念,从股价来看,两家公司持续稳步上涨的时间周期均在半年以上。

深度复盘:挖掘潜在慢牛股

挖掘“慢牛”股需要投资者具备耐心和定力,以及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投资者需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行业地位、管理团队等关键因素,选择那些具备长期竞争优势,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优质企业。此外,还需要关注市场的整体环境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买入时机,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机构动向:葛卫东与兴全的布局

“慢牛”股对于一些重量级机构或投资人的吸引力也在增加。比如葛卫东,其此前长期重仓布局有相对高弹性的科技股,但近期对一家泛消费股出手了,这家公司就是上文提到的中宠股份。

葛卫东的转变:从科技股到泛消费

葛卫东的投资风格一向以激进著称,其重仓的科技股也往往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然而,近期葛卫东却罕见地选择了中宠股份这样一只稳健的消费股,这或许意味着他的投资策略正在发生转变。从科技到消费,是否意味着葛大佬也开始偏向更稳健的投资标的,值得我们深思。

据中宠股份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葛卫东掌舵的混沌投资以553.23万股的持仓量新进成为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仓市值达1.62亿元。不过,另据2025年一季度持仓显示,混沌投资在中宠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退出。

兴全的青睐:重仓布局若羽臣

在若羽臣背后,则有重量级公募布局的身影。据若羽臣披露的2024年年度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显示,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兴全新视野灵活配置、兴全有机增长均以新进姿态现身,持仓数量均超过200万股,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持仓数量最多,达300万股(见表2)。

突围3400点失败?股市震荡,掘金“慢牛”股正当时!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