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倍生物IPO在即:一場豪賭,還是一場騙局?
在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蘇州豐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倍生物”)即將迎來其命運的審判日——8月7日。這家以“變廢為寶”為口號,宣稱能將餐廚垃圾轉化為高價值生物柴油的企業,看似站在了環保風口之上,但仔細翻閱其招股說明書,卻讓人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這究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豪賭,還是一場包裝精美的騙局?
垃圾堆裡淘金?這家公司真有那麼神?
豐倍生物的故事聽起來很勵志:將人們避之不及的餐廚垃圾、廢棄油脂,通過一系列高科技手段,轉化為清潔能源——生物柴油,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創造經濟效益。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現代版點金術!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仔細分析豐倍生物的財務數據,你會發現,這家公司似乎並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麼“神”。高額的短期和長期債務,不斷惡化的現金流,以及與實際控制人千絲萬縷的關聯交易,都讓人不禁懷疑:這家公司真的有能力從垃圾堆裡淘出真金白銀嗎?還是隻是把垃圾重新包裝了一下,就想賣個好價錢?
更令人玩味的是,豐倍生物的商業模式高度依賴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一旦這些優惠政策發生變動,公司的盈利能力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這就好比一棵靠政府補貼才能存活的樹苗,一旦失去了養分,還能茁壯成長嗎?
詭異的關聯方:平原的「前世今生」與豐倍生物的「瞞天過海」
豐倍生物的招股書中,實際控制人平原的履歷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彷彿他只是一位普通的企業家,一路順風順水地創立了豐倍生物。但仔細深挖,你會發現,平原的“前世今生”可能遠沒有招股書上寫的那麼簡單。他早年任職的幾家公司,與豐倍生物的子公司之間,存在著諸多令人費解的關聯。
同一個電話,同一個郵箱:難道是平行宇宙?
這可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豐倍生物身上的詭異現象。招股書中,平原曾在2008年至2013年間先後任職於福邦國際貿易、嘉邦國際貿易及福之源國際貿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公司竟然與豐倍生物的子公司共享同一套聯繫方式和業務郵箱!
例如,福邦國際貿易認證的聯繫人直接標注為平原,聯繫電話是0512-58329960。而巧合的是,蘇州福邦生物(注意,公司名稱非常相似!),在官網上披露的外貿部號碼也是0512-58329960。難道這兩家公司在用同一部電話?還是說,平原擁有一項分身術,可以在不同的公司之間自由切換?
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豐倍生物的子公司——蘇州福之源生物科技的官方郵箱596215754@qq.com,竟然被福之源國際貿易、嘉邦國際貿易連續使用了五年!這簡直是共享經濟的最高境界!難道平原早年任職的公司,和現在的豐倍生物子公司,其實是同一家公司,只是換了個名字?
客戶也撞臉?這究竟是巧合,還是精心設計?
如果說電話和郵箱的重合還可以用“巧合”來解釋,那麼客戶的“撞臉”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這背後是否存在著精心設計的關聯交易。張家港保稅區福之源國際貿易的經營範圍與豐倍生物高度相似,均從事油脂類產品貿易。更重要的是,招股書披露的2022年前五大客戶之一——“蘇州嘉益德油脂有限公司”,其使用的業務郵箱正是596215754@qq.com!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豐倍生物的客戶,同時也是平原早年任職公司的客戶!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關聯交易嗎?而招股書卻對此隻字未提,只是輕描淡寫地將平原的任職經歷描述為“普通工作經歷”。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讓人不得不懷疑,豐倍生物是不是在故意隱瞞某些重要的信息。
交易所的質疑:你們是不是在玩「躲貓貓」?
對於這些疑點,上海證券交易所顯然也心知肚明。在第二輪問詢函中,交易所直接要求豐倍生物說明“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情形”。但豐倍生物的回答卻是顧左右而言他,始終沒有正面回應這些歷史任職企業與公司之間的實質控制關係。
這種遮遮掩掩的做法,讓人不得不懷疑,豐倍生物是不是在和交易所玩“躲貓貓”的遊戲。他們是不是想通過模糊信息披露,來掩蓋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債務纏身,現金流告急:豐倍生物的「燒錢遊戲」還能玩多久?
一家企業的財務狀況,就像人體的健康指標,可以反映其真實的經營狀況。如果一家企業債務高築,現金流告急,那就說明它的身體已經亮起了紅燈。而豐倍生物的財務狀況,顯然已經到了需要高度警惕的地步。
高築的債台:這是在搞事業,還是玩心跳?
截至2024年,豐倍生物的短期借款高達1.84億元,長期借款也有1.10億元,合計債務高達2.94億元!與此同時,公司的現金儲備卻只有1.21億元,現金債務覆蓋率僅為0.43。這意味著,如果豐倍生物現在就要償還所有債務,它手頭的現金根本不夠用!
更令人擔憂的是,豐倍生物的有息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高達61.12%,這意味著公司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費用。高額的債務和利息費用,就像兩座大山一樣,壓得豐倍生物喘不過氣來。這是在搞事業,還是在玩心跳?
現金流斷崖式下跌:這家公司是不是得了「失血症」?
如果說高額的債務只是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那麼現金流的斷崖式下跌,則直接暴露了豐倍生物的燃眉之急。2024年,豐倍生物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驟降至224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了86.2%!與此同時,公司的淨現比(淨利潤與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的比率)也僅為0.18。這意味著,豐倍生物的盈利質量非常差,公司賺到的錢,大部分都只是賬面數字,並沒有真正流入公司的口袋。
此外,豐倍生物的應收賬款也在快速增加。2024年,公司的應收賬款激增18.24%至1.33億元,占營收的比例也從3%飆升至6%。這意味著,豐倍生物的客戶越來越拖欠貨款,公司的資金回籠速度越來越慢。
更糟糕的是,豐倍生物的存貨也在不斷積壓。2024年,公司的存貨餘額突破2.06億元,存貨周轉率也降至7.81次,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意味著,豐倍生物的產品賣不出去,大量的資金被積壓在倉庫裡。
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一旦現金流出現問題,企業就會陷入“失血症”,最終可能走向崩潰。豐倍生物的現金流狀況如此糟糕,讓人不得不擔心,這家公司還能撐多久?
左手募資,右手分紅:這波操作,我看不懂!
面對如此嚴峻的財務困境,豐倍生物一方面計劃通過IPO募資2.5億元來補充流動資金,另一方面卻在2022年至2023年突擊分紅3114萬元。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實際控制人平原借此套現超過2659萬元!
這種“左手募資,右手分紅”的操作,簡直是令人匪夷所思。難道豐倍生物的資金真的那麼充裕,可以在債務高築的情況下,還拿出巨額資金來分紅?還是說,這只是實際控制人變相套現的手段?這種資金分配的邏輯,實在是讓人看不懂!
供應鏈的秘密:豐倍生物的「糧倉」到底穩不穩?
糧食對於人,如同原料對於工廠。豐倍生物這家以廢棄油脂為生的企業,其供應鏈的穩定性直接關係到它的生存命脈。然而,仔細分析豐倍生物的招股書,你會發現,其供應鏈結構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變化。
稅收優惠:這糖吃多了會不會蛀牙?
不得不承認,稅收優惠對於企業來說,就像一顆甜甜的糖果,能夠直接增加利潤。豐倍生物也不例外,它享受著增值稅即徵即退的優惠政策。2023年,這項優惠政策給豐倍生物帶來的金額,竟然占到了淨利潤的13.20%!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豐倍生物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的稅收政策。一旦這項政策發生變化,或者說力度減弱,豐倍生物的利潤將會面臨大幅縮水。這就像一個長期吃糖的人,一旦停止攝入糖分,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豐倍生物過度依賴稅收優惠,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企業應該通過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不是依靠政府的補貼來實現盈利。否則,一旦失去了“糖果”,企業將會難以生存。
個人供應商大逃亡:這背後隱藏著什麼玄機?
豐倍生物的原材料主要來自於廢棄油脂,而這些廢棄油脂的供應商,主要分為兩種:個人經營者和餐廚垃圾處理企業。在2022年,豐倍生物從個人供應商處採購的比例還高達39.01%,但到了2024年,這個比例卻驟降至6.07%!
這種變化讓人感到非常奇怪。豐倍生物在招股書中解釋說,這是為了“提高供應鏈穩定性”。但業內人士都知道,個人經營者掌握著70%以上的廢棄油脂資源。難道豐倍生物為了所謂的“穩定性”,就放棄了大部分的原材料來源?
這種做法實在是令人費解。減少個人供應商的比例,意味著豐倍生物將更加依賴餐廚垃圾處理企業。而這些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可能會提高原材料的價格,從而壓縮豐倍生物的利潤空間。
毛利率暴漲:這數字,我有點慌!
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在大幅減少個人供應商的同時,豐倍生物的毛利率卻出現了暴漲。2023年,豐倍生物的毛利率高達13.95%,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4.89%)。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豐倍生物掌握了什麼獨門秘笈,可以在減少原材料來源的同時,還能大幅提高毛利率?還是說,這其中存在著其他的貓膩?
合理的解釋是,豐倍生物可能通過壓低個人供應商的價格,或者與餐廚垃圾處理企業達成某種協議,從而實現了毛利率的提升。但這種做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一旦餐廚處理企業加速整合收編個體戶,豐倍生物的採購渠道將會面臨嚴峻的擠壓風險。
轉貸疑雲:豐倍生物的「內控黑洞」有多深?
招股書就像一件華麗的禮服,人們往往只關注其光鮮亮麗的外表,而忽略了隱藏在內襯裡的瑕疵。豐倍生物的招股書也是如此,在看似完美的財務數據背後,隱藏著一筆不為人知的轉貸交易,揭示了公司內控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
870萬的「神秘之旅」:這錢是怎麼轉出去的?
在招股書的附錄中,我們發現了一筆發生在2019年的轉貸交易。久易股份為了獲取銀行貸款,通過受託支付的方式,將870萬元經過豐倍生物的賬戶轉回。儘管久易股份辯稱這筆資金“實際用於採購原料”,但這種操作明顯違反了《貸款通則》關於“借款人應按合同用途使用貸款”的規定。
這筆轉貸交易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魔術表演,表面上看起來一切正常,但背後卻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這870萬元的資金,究竟流向了何方?真的用於採購原料了嗎?還是說,這只是久易股份為了套取貸款而虛構的一場交易?
配合客戶「洗錢」?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豐倍生物在這場轉貸交易中,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它不僅沒有拒絕久易股份的轉貸請求,反而默許並配合其進行資金通道操作。這種行為,無異於幫助客戶“洗錢”,其膽子之大,簡直令人咋舌。
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豐倍生物的這種行為,暴露出公司內控存在著重大缺陷。公司的財務人員,竟然對這種明顯違規的操作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這說明公司的內控機制形同虛設。
如果一家公司的內控如此鬆懈,那麼它的財務真實性就非常值得懷疑。誰能保證,豐倍生物在過去的經營活動中,沒有進行過類似的虛構交易或者資金空轉?
交易所再次發問:你們的錢,乾淨嗎?
對於這筆轉貸交易,上海證券交易所顯然也非常關注。在第二輪問詢中,交易所特別要求豐倍生物說明“是否存在資金體外循環”。但令人遺憾的是,豐倍生物在回復中,卻對這筆歷史事件隻字未提。
這種刻意迴避的做法,讓人更加懷疑豐倍生物的財務真實性。他們是不是想通過隱瞞這筆轉貸交易,來掩蓋公司內控存在的缺陷?他們是不是擔心,一旦這筆交易被曝光,公司就會面臨更嚴厲的監管?
交易所的問詢,就像一把鋒利的刀,直指豐倍生物的要害。豐倍生物能否坦誠面對歷史問題,給投資者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將直接關係到其IPO的成敗。
盲目擴產:豐倍生物的「賭徒心態」會不會玩脫?
在商界,擴張是常態,但盲目擴張卻是自殺。豐倍生物在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仍然選擇豪擲巨資進行擴產,這種行為,頗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味。這種「賭徒心態」,會不會讓豐倍生物玩脫了?
歐盟反傾銷:這刀砍下來,疼不疼?
豐倍生物的主要市場之一是歐洲,但近年來,歐盟對中國的生物柴油產品實施了反傾銷政策,稅率高達23.7%。這對於豐倍生物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
23.7%的反傾銷稅,意味著豐倍生物的產品在歐洲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大幅下降。更令人擔憂的是,2024年,豐倍生物在歐盟的銷售收入暴跌85%,僅剩下不足5000萬元。這說明,歐盟的反傾銷政策已經對豐倍生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面對如此不利的市場環境,豐倍生物並沒有選擇收縮戰線,而是逆勢而上,計劃募資7.5億元進行擴產,新建年產30萬噸油酸甲酯及5萬噸生物柴油項目。這種做法,讓人感到非常困惑。難道豐倍生物認為,自己可以無視歐盟的反傾銷政策,在歐洲市場捲土重來?
生物柴油:這概念,聽起來很美!
豐倍生物所生產的生物柴油,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環保的優點。但現實情況是,生物柴油的市場需求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目前,全球生物柴油的消費量主要集中在歐盟和美國,而中國的消費量只佔全球的1.5%。
更重要的是,中國只有上海是強制添加生物柴油的地區。這意味著,如果豐倍生物的生物柴油想要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就必須依賴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政府的政策是具有不確定性的,一旦政策發生變化,豐倍生物的生物柴油業務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豐倍生物聲稱,公司將轉向工業級混合油出口,以應對歐盟的反傾銷政策。但這種做法是否可行?歐盟隨時可能對這種做法進行反規避調查,一旦調查結果對豐倍生物不利,其出口之路將會被徹底封堵。
新增折舊:這窟窿,拿什麼填?
擴產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新的設備和廠房。這些新增的固定資產,將會產生大量的折舊費用。豐倍生物預計,募投項目達產後,每年將新增折舊5780萬元!
5780萬元的折舊費用,對於豐倍生物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豐倍生物的產能無法得到充分利用,這些新增的折舊費用將會直接吞噬公司的利潤。這就像一個無底洞,不斷地消耗著豐倍生物的資金。
豐倍生物的盲目擴產,就像一場豪賭。如果賭贏了,公司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如果賭輸了,公司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豐倍生物的「賭徒心態」,會不會讓它玩脫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瞭望塔財經的獨家觀察:豐倍生物的「冰山一角」
當市場的目光都聚焦在歐盟反傾銷的表面衝擊時,瞭望塔財經認為,豐倍生物更深層的治理危機正在悄然發酵。這家公司就像一座冰山,我們所看到的,可能只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隱藏在水下的,才是真正的風險所在。
隱秘的關聯網絡:這張網,越看越眼花!
實際控制人平原名下多家「隱身」關聯企業與上市公司共用電話、郵箱的離奇現象,暴露出招股書信息披露的刻意模糊。這就像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絡,越看越讓人眼花繚亂。這些關聯企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們與豐倍生物之間,是否存在著不為人知的利益輸送?
這些問題,豐倍生物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們只是用一些含糊不清的措辭,試圖掩蓋這些關聯企業的存在。但這種做法,反而更加引起了我們的懷疑。如果這些關聯企業真的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豐倍生物要如此遮遮掩掩?
資金鏈緊繃:這根弦,隨時可能斷!
在2.9億債務與現金流轉負的財務困局中,公司仍向實控人輸送3114萬分紅,配合久易股份完成的870萬轉貸操作,更勾勒出資本套利與合規漠視的雙重軌跡。這就像一根繃緊的弦,隨時都有可能斷裂。豐倍生物的資金鏈已經非常脆弱,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其崩潰。
在廢棄油脂堆砌的資本故事背後,隱秘的關聯網絡與緊繃的資金鏈正在共振。這場遊戲,豐倍生物還能玩多久?當8月7日上會鐘聲敲響,這些未解之問,或許將迎來最終的裁決。但無論結果如何,瞭望塔財經都將持續關注,為投資者揭露更多真相。